“三清一改、三整一促、三提一宣”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號 | 111501237014121632/2025-00004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盛樂鎮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1-11 | 公文時效 |
各行政村、各辦公室、各中心、執法隊:
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加快全鎮和美鄉村建設,高質量推進我鎮鄉村振興,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細則,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盛樂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清一改、三整一促、三提一宣”實施方案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部署安排的要求,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加快全鎮和美鄉村建設,高質量推進我鎮鄉村振興,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千萬工程示范行動要求,全力打造示范村作為全鎮、全縣以及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在高質量打造示范村的同時要對其余行政村實施持續整治,逐步提升全鎮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到2025年末,全鎮基本形成農村垃圾、污水、廁所衛生管護長效機制,村容村貌實現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院美化、主街亮化。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內無積存垃圾、無臭水、無散養、無私搭亂建、無殘垣斷壁、無柴草垛,實現干凈整潔目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得到有效治理,黑臭水體動態清零,使盛樂鎮各行政村建成各具特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二、實施步驟
(一)開展常態化村莊清潔行動(1月13日-12月底)。各行政村要以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題為重點,由村委人員對本村人居環境進行常態化巡查、治理,對問題戶廁“回頭看”,并廣泛動員廣大黨員、村民積極參與治理,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實現村莊垃圾不亂堆亂放,污水亂潑亂倒現象明顯減少,糞污無明顯暴露,雜物堆放整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二)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1月13日-12月底)。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尤其在節日期間組織鎮、村工作人員進行一次集中排查與整治,開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清一改、三整一促、三提一宣”專項行動,做到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針對無法處理的環境問題,各行政村需及時上報鄉鎮,由鄉鎮統籌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處理。
(三)常態化提升村莊環境衛生(1月13日-12月底)。一是利用鄉鎮公眾號不定期發布環保題材類文章宣傳環保知識,各行政村將人居環境宣傳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通過鎮、村干部入戶走訪及村喇叭廣播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不斷提升村民環保意識。二是充分發揮包村干部、村“兩委”作用,村“兩委”成員、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以己律人不斷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三是各行政村要堅持好環境衛生日常巡查工作及戶廁管護工作,保持好集中整治成效,維護好村莊環境潔凈,鎮綜合執法部門要對轄區內街道、商鋪、村莊做好巡查監督工作,保障門前“四包”的有效落實,真正實現村莊內垃圾不亂堆亂放,污水亂潑亂倒現象明顯減少,糞污無明顯暴露,雜物堆放整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四)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1月15日-12月底前)。由鎮政府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和鞏固提升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利用“紅黑榜”曝光進行表揚、批評,針對問題嚴重的行政村將報送鎮黨委、鎮政府。
(五)考核評估半年工作成效(5月中旬-12月中旬)。按照縣考核評估評分細則(附件)進行考核評估半年工作成效、交流學習、總結經驗,并結合日常考核評比將考核結果作為鎮、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六)年終考核,總結成果(12月中旬)。按照和林格爾縣委關于推動落實農村人居環境“345”模式的工作要求,12月中旬前組織鎮干部對各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情況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對象為鎮政府所在地村莊、常住人口較多村莊、公路兩側或沿河沿岸村莊等。同時以成果為導向,做好年終迎檢工作。
三、實施內容
(一)清理農村垃圾。建立健全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排查、整治村域內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突出清理死角盲區,清理農戶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等,解決生活垃亂堆亂放污染等問題。選擇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模式,推行“戶投放、村收集、鄉鎮(村)轉運、盛樂城投公司(或鄉鎮)無害化處理”模式,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實施垃圾集中治理模式;地處偏遠、人口分散地區可采取“戶投放、村收集、村無害化處理”分散治理模式。
(二)清理河塘溝渠。清理溝渠河塘埂壩堤邊垃圾、雜物、亂搭亂建建筑物和水域漂浮物,加快清淤疏浚,治理農村黑臭水體,依法整治侵占河道兩側集體資源現象。
(三)提升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按規定處置清理病死畜禽尸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等農牧業生產廢棄物,積極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村莊畜禽散養行為,減少養殖糞污對村莊環境的影響。清除堆放、丟棄在田間地頭、道路兩側、村莊內外的農業秸稈、農膜、包裝袋等廢棄物,杜絕亂拋亂丟現象。
(四)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科學選擇改廁技術模式,戶廁改建任務。新改衛生戶廁基本入院,有條件的入室。新建農房應配套設計建設衛生廁所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嚴格按照自治區最新戶廁改建標準要求(獨立式廁屋建筑面積,單坑廁所面積不小于1.4平米,雙坑交替廁所面積不小于2平米),把好改建戶廁產品質量關、施工安裝關、驗收使用關。
(五)清除農村“牛皮癬”、整治亂貼亂畫。全面整治鄉鎮村莊集市外墻立面、電線桿、樹木張貼、噴涂的各種非法小廣告、廢棄宣傳標語,規范設置廣告標牌。年底實現村內小廣告、廢棄宣傳標語等亂貼亂畫動態清零。
(六)拆除斷壁殘垣、整治私搭亂建。清除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引導農民加快拆除長期閑置的畜禽舍、破敗空心房、亂搭亂建物體。加大農村植樹造林力度,有效利用公共綠地,加快綠化美化村莊。
(七)整治三線亂拉。全面整治“三線”(電力線、電視線、通信線)亂接亂拉,清理廢棄電線、網線、電話線。發動群眾履行好“門前四包”責任,清潔好自家房前屋后衛生,整理好庭院雜物,大力營造“村村戶戶搞衛生、干干凈凈過新年”的濃厚氛國。
(八)促進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融合發展。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采取務實舉措,扎實打好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依托自然生態環境、秀美村莊、文化底蘊等資源要素,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創建村基本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長,村民可支配收入顯著提升。
(九)開展庭院環境整治,提升“四化”水平。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清潔、村莊周邊清潔拓展,以“改善環境,從庭院做起”活動為載體,集中開展庭院環境整治活動,推進“美麗庭院”示范戶創建、示范村創建工作,鼓勵農民豐富庭院空間層次,提升空間質量和利用效率,支持農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努力實現村域內主、次干道夜間照明全覆蓋,不斷提升村莊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
(十)提升村容村貌。加大傳統村落民居、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文物、古建筑保護力度。提升農村建筑風貌,突出鄉土特色、民族特色,保持傳統風貌、鄉愁文化,弘揚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新建農房嚴格控制體量和風貌,已有農房結合質量安全改造提升風貌,傳統建筑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加以修繕,決不搞大拆大建、重復建設。
(十一)宣傳環境與健康意識。加強農村健康教育工作,增強村民清潔衛生意識。完善文明村規民約,明確村民責任義務,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建立農民群眾投工投勞等參與環境整治機制,推動民建民管民享。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機制,制定長效管護標準和規范,保障管護經費,充實村級管護隊伍,落實管護責任,推動環境管護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年底實現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衛生習慣,努力培養“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意識。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由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定期調度工作,鄉村振興辦公室做好日常調度,實時匯報工作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建立問題清單,及時高效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行政村合力攻堅,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十三)完善長效管護機制。“三分建、七分管”,要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由鄉鎮統一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和實施管理辦法:行政村落實村規民約,完善“村三委”工作制度、村務議事制度、村容村貌監督管理制度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公示制度;加強輿論宣傳,發動社會力量,引導全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維護和日常管理。借鑒學習“楓橋經驗”內涵。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群眾動員優勢,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內容。深入開展衛生創建,大力推進健康村鎮建設。年底實現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衛生習慣,努力培養“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意識。
(十四)加強財政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項目建設。按照預算制度,精準發放人居環境治理的相關財政資金,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農村環境整治提升效果。
(十五)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利用媒體平臺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適時選樹一批先進村集體經濟、個人,全方位進行宣傳報道,引導鼓勵社會各界關注支持農村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群眾認可度和參與度。及時關注網絡輿情,群眾信訪舉報及農民群眾重點關切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盛樂鎮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1日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單位: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
聯系電話:0471-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
聯系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
索 引 號 | 111501237014121632/2025-00004 |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盛樂鎮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5-01-11 |
公文時效 |
各行政村、各辦公室、各中心、執法隊:
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加快全鎮和美鄉村建設,高質量推進我鎮鄉村振興,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細則,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盛樂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清一改、三整一促、三提一宣”實施方案
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部署安排的要求,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加快全鎮和美鄉村建設,高質量推進我鎮鄉村振興,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千萬工程示范行動要求,全力打造示范村作為全鎮、全縣以及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在高質量打造示范村的同時要對其余行政村實施持續整治,逐步提升全鎮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到2025年末,全鎮基本形成農村垃圾、污水、廁所衛生管護長效機制,村容村貌實現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院美化、主街亮化。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內無積存垃圾、無臭水、無散養、無私搭亂建、無殘垣斷壁、無柴草垛,實現干凈整潔目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得到有效治理,黑臭水體動態清零,使盛樂鎮各行政村建成各具特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二、實施步驟
(一)開展常態化村莊清潔行動(1月13日-12月底)。各行政村要以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題為重點,由村委人員對本村人居環境進行常態化巡查、治理,對問題戶廁“回頭看”,并廣泛動員廣大黨員、村民積極參與治理,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實現村莊垃圾不亂堆亂放,污水亂潑亂倒現象明顯減少,糞污無明顯暴露,雜物堆放整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
(二)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1月13日-12月底)。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尤其在節日期間組織鎮、村工作人員進行一次集中排查與整治,開展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清一改、三整一促、三提一宣”專項行動,做到及時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問題,針對無法處理的環境問題,各行政村需及時上報鄉鎮,由鄉鎮統籌協調相關部門進行協調處理。
(三)常態化提升村莊環境衛生(1月13日-12月底)。一是利用鄉鎮公眾號不定期發布環保題材類文章宣傳環保知識,各行政村將人居環境宣傳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通過鎮、村干部入戶走訪及村喇叭廣播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不斷提升村民環保意識。二是充分發揮包村干部、村“兩委”作用,村“兩委”成員、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以己律人不斷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三是各行政村要堅持好環境衛生日常巡查工作及戶廁管護工作,保持好集中整治成效,維護好村莊環境潔凈,鎮綜合執法部門要對轄區內街道、商鋪、村莊做好巡查監督工作,保障門前“四包”的有效落實,真正實現村莊內垃圾不亂堆亂放,污水亂潑亂倒現象明顯減少,糞污無明顯暴露,雜物堆放整齊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四)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1月15日-12月底前)。由鎮政府不定期組織人員對各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和鞏固提升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利用“紅黑榜”曝光進行表揚、批評,針對問題嚴重的行政村將報送鎮黨委、鎮政府。
(五)考核評估半年工作成效(5月中旬-12月中旬)。按照縣考核評估評分細則(附件)進行考核評估半年工作成效、交流學習、總結經驗,并結合日常考核評比將考核結果作為鎮、村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六)年終考核,總結成果(12月中旬)。按照和林格爾縣委關于推動落實農村人居環境“345”模式的工作要求,12月中旬前組織鎮干部對各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情況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對象為鎮政府所在地村莊、常住人口較多村莊、公路兩側或沿河沿岸村莊等。同時以成果為導向,做好年終迎檢工作。
三、實施內容
(一)清理農村垃圾。建立健全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排查、整治村域內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突出清理死角盲區,清理農戶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等,解決生活垃亂堆亂放污染等問題。選擇生活垃圾收運處置模式,推行“戶投放、村收集、鄉鎮(村)轉運、盛樂城投公司(或鄉鎮)無害化處理”模式,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實施垃圾集中治理模式;地處偏遠、人口分散地區可采取“戶投放、村收集、村無害化處理”分散治理模式。
(二)清理河塘溝渠。清理溝渠河塘埂壩堤邊垃圾、雜物、亂搭亂建建筑物和水域漂浮物,加快清淤疏浚,治理農村黑臭水體,依法整治侵占河道兩側集體資源現象。
(三)提升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按規定處置清理病死畜禽尸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等農牧業生產廢棄物,積極推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規范村莊畜禽散養行為,減少養殖糞污對村莊環境的影響。清除堆放、丟棄在田間地頭、道路兩側、村莊內外的農業秸稈、農膜、包裝袋等廢棄物,杜絕亂拋亂丟現象。
(四)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科學選擇改廁技術模式,戶廁改建任務。新改衛生戶廁基本入院,有條件的入室。新建農房應配套設計建設衛生廁所及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嚴格按照自治區最新戶廁改建標準要求(獨立式廁屋建筑面積,單坑廁所面積不小于1.4平米,雙坑交替廁所面積不小于2平米),把好改建戶廁產品質量關、施工安裝關、驗收使用關。
(五)清除農村“牛皮癬”、整治亂貼亂畫。全面整治鄉鎮村莊集市外墻立面、電線桿、樹木張貼、噴涂的各種非法小廣告、廢棄宣傳標語,規范設置廣告標牌。年底實現村內小廣告、廢棄宣傳標語等亂貼亂畫動態清零。
(六)拆除斷壁殘垣、整治私搭亂建。清除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引導農民加快拆除長期閑置的畜禽舍、破敗空心房、亂搭亂建物體。加大農村植樹造林力度,有效利用公共綠地,加快綠化美化村莊。
(七)整治三線亂拉。全面整治“三線”(電力線、電視線、通信線)亂接亂拉,清理廢棄電線、網線、電話線。發動群眾履行好“門前四包”責任,清潔好自家房前屋后衛生,整理好庭院雜物,大力營造“村村戶戶搞衛生、干干凈凈過新年”的濃厚氛國。
(八)促進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融合發展。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切實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采取務實舉措,扎實打好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依托自然生態環境、秀美村莊、文化底蘊等資源要素,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創建村基本實現村集體經濟穩定增長,村民可支配收入顯著提升。
(九)開展庭院環境整治,提升“四化”水平。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清潔、村莊周邊清潔拓展,以“改善環境,從庭院做起”活動為載體,集中開展庭院環境整治活動,推進“美麗庭院”示范戶創建、示范村創建工作,鼓勵農民豐富庭院空間層次,提升空間質量和利用效率,支持農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努力實現村域內主、次干道夜間照明全覆蓋,不斷提升村莊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
(十)提升村容村貌。加大傳統村落民居、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和文物、古建筑保護力度。提升農村建筑風貌,突出鄉土特色、民族特色,保持傳統風貌、鄉愁文化,弘揚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新建農房嚴格控制體量和風貌,已有農房結合質量安全改造提升風貌,傳統建筑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加以修繕,決不搞大拆大建、重復建設。
(十一)宣傳環境與健康意識。加強農村健康教育工作,增強村民清潔衛生意識。完善文明村規民約,明確村民責任義務,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引導群眾自覺形成良好生活習慣。建立農民群眾投工投勞等參與環境整治機制,推動民建民管民享。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機制,制定長效管護標準和規范,保障管護經費,充實村級管護隊伍,落實管護責任,推動環境管護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年底實現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衛生習慣,努力培養“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意識。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由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定期調度工作,鄉村振興辦公室做好日常調度,實時匯報工作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建立問題清單,及時高效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行政村合力攻堅,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十三)完善長效管護機制。“三分建、七分管”,要堅持以用為本、建管并重,由鄉鎮統一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和實施管理辦法:行政村落實村規民約,完善“村三委”工作制度、村務議事制度、村容村貌監督管理制度和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公示制度;加強輿論宣傳,發動社會力量,引導全民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維護和日常管理。借鑒學習“楓橋經驗”內涵。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群眾動員優勢,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內容。深入開展衛生創建,大力推進健康村鎮建設。年底實現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衛生習慣,努力培養“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意識。
(十四)加強財政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項目建設。按照預算制度,精準發放人居環境治理的相關財政資金,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農村環境整治提升效果。
(十五)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利用媒體平臺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適時選樹一批先進村集體經濟、個人,全方位進行宣傳報道,引導鼓勵社會各界關注支持農村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群眾認可度和參與度。及時關注網絡輿情,群眾信訪舉報及農民群眾重點關切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盛樂鎮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