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的土城子古城遺址,是黃河幾字彎北岸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遺址。這座古城歷經春秋、戰國、秦漢、魏晉、隋唐、遼金元等多個歷史時期,見證了中華文明在北方草原的繁榮與變遷。
陶片、瓷器、刀劍、錢幣、瓦當……在和林格爾縣盛樂博物館,一件件出土于土城子古城遺址的文物在此與前來參觀的觀眾見面,訴說著由春秋至遼金元這兩千多年間的故事。
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位于黃河的北岸,它屬于黃河流域里邊的一個重要的城市遺址,更重要的是它牢牢地扼守著由關中地區、晉中地區通向漠北的一個交通要道,歷朝歷代都把這個地區當作重要的戰略要地來經營。比如說漢代的定襄郡,這個地方以它為政治中心。到了北魏這個歷史階段在這個地方建立都城。到了唐代建立單于大都護府,而且到了唐代以后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營建,但是到了金代、遼代、元代,這個地區還有相應的行政建制。
土城子古城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始于1997年,1997—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連續多年對該遺址進行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對古城遺址的勘探面積約17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642平方米,在古城外圍共發掘了2755座墓葬。出土有銅器、鐵器、玉器、陶器、石器、漆器、銅錢等各類器物計萬余件,充分展現城市文明的發展歷程,邊疆防御體系的形成,實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通過文物展覽構建中華文明的標識體系。2017年,國家文物局公布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開始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2016年—2020年,由內蒙古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博物院、和林格爾縣文管所聯合進行保護發掘工作。2022年納入國家文物局保護、開發、利用及“十四五”規劃中。
時光緘默,歲月無聲,文物靜立,訴說千年風情。目前,和林格爾縣正在逐步推進和林格爾土城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以這一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圍繞遺址核心價值的保護、展示、闡釋等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將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建設成為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單位: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
聯系電話:0471-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
聯系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
(Mac用戶使用Command+S保存)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的土城子古城遺址,是黃河幾字彎北岸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市遺址。這座古城歷經春秋、戰國、秦漢、魏晉、隋唐、遼金元等多個歷史時期,見證了中華文明在北方草原的繁榮與變遷。
陶片、瓷器、刀劍、錢幣、瓦當……在和林格爾縣盛樂博物館,一件件出土于土城子古城遺址的文物在此與前來參觀的觀眾見面,訴說著由春秋至遼金元這兩千多年間的故事。
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位于黃河的北岸,它屬于黃河流域里邊的一個重要的城市遺址,更重要的是它牢牢地扼守著由關中地區、晉中地區通向漠北的一個交通要道,歷朝歷代都把這個地區當作重要的戰略要地來經營。比如說漢代的定襄郡,這個地方以它為政治中心。到了北魏這個歷史階段在這個地方建立都城。到了唐代建立單于大都護府,而且到了唐代以后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營建,但是到了金代、遼代、元代,這個地區還有相應的行政建制。
土城子古城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始于1997年,1997—2014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連續多年對該遺址進行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對古城遺址的勘探面積約17萬平方米,發掘面積3642平方米,在古城外圍共發掘了2755座墓葬。出土有銅器、鐵器、玉器、陶器、石器、漆器、銅錢等各類器物計萬余件,充分展現城市文明的發展歷程,邊疆防御體系的形成,實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通過文物展覽構建中華文明的標識體系。2017年,國家文物局公布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開始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2016年—2020年,由內蒙古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博物院、和林格爾縣文管所聯合進行保護發掘工作。2022年納入國家文物局保護、開發、利用及“十四五”規劃中。
時光緘默,歲月無聲,文物靜立,訴說千年風情。目前,和林格爾縣正在逐步推進和林格爾土城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以這一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圍繞遺址核心價值的保護、展示、闡釋等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將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建設成為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